康萬家

新聞資訊

2021-07-03 10:34:13

中藥學速記口訣

分享到:



01
 藥性理論


中藥學速記口訣(圖1)
1.辛:能散、能行。具有發散、行氣行血的作用。2.甘:能補、能和、能緩。具有補益、和中、緩急止痛和調和藥性的作用。3.酸:能收、能澀。具有收斂、固澀的作用。4.苦:能泄、能燥、能堅。具有清泄火熱、泄降氣逆、通泄大便、燥濕、堅陰等作用。


02
中藥的劑量與用法


中藥學速記口訣(圖1)
1.先煎:金石、礦物、介殼類藥物,如磁石、代赭石、生石膏、龍骨、牡蠣、海蛤殼、石決明、龜甲、鱉甲等;毒副作用較強的藥物,附子、烏頭等。2.後下:氣味芳香的藥物,如薄荷、青蒿、香薷、木香、砂仁、沈香、白豆蔻、草豆蔻等;久煎能破壞其有效成分的藥物,如鉤藤、大黃、番瀉葉等。


03
解表藥


中藥學速記口訣(圖1)
1.麻黃:發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腫,散寒通滯。多用外感風寒表實證。
2.桂枝:發汗解肌,溫通經脈,助陽化氣。用於風寒感冒,無論表實、表虛均可用。
3.香薷:發汗解表,化濕和中,利水消腫。用於風寒感冒。“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”。
4.生姜:解表散寒,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,解毒。素有“嘔家聖藥”之稱。
5.菊花:疏散風熱,平抑肝陽,清肝明目,清熱解毒。6.柴胡:和解退熱,疏肝解郁,升陽舉陷,退熱截瘧。為治少陽證之要藥。7.升麻:解表透疹,清熱解毒,升舉陽氣。8.葛根:解肌退熱,透疹,生津止渴,升陽止瀉。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上一篇:怎麽喝中藥最有效
下一篇:學一味中藥,樟腦